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书吧 > 国民法医 > 第九百九十八章 撸单

第九百九十八章 撸单(1/2)

    “九十年代末的人,到了现在,赚钱了,飞黄腾达了,功成名就了,也不稀奇。不过,你让王传星统计的这张表,确实是有点意思。”

    柳景辉对江远提出的新方案,颇为感兴趣。

    他和江远都是侦办过多次积案的人了,所以,大家心里都明白,侦办积案的重点不是重走前人走过的道路,就算你的技术非常好,推理能力非常强,但经过了这么多年的时间,再走一遍前辈们走过的路,就一定能做得更好吗?

    做出夹生饭才是正常的。

    尤其是刑事案件,许多案子做到最后,其实也没有一个确定的结论的,找到的凶手如果确实不承认,如何证明自己办的不是冤假错案呢?

    时间会让证据泯灭,不仅会消除证明凶手有嫌疑的证据,也会消除那些能证明无辜者无辜的证据。

    所以,很多时候,侦办积案就是要找到前人没有做过的角度才行。

    新的角度,新的路线,还可能有新的证据,这是比较好的侦办方案。当然,也不见得就一定能够侦破案件,但这样的法子,对于一起命案积案来说,已经算是很不错了。

    江远提出的“飞黄腾达”方案,就是一个新角度。其核心其实也很简单,就是所谓的谁获利谁主谋。

    这也是行政中最常用的一种推理策略了,内核及具体分析有成百上千份的论文和专著可看,但实际应用起来,反而不是那么容易的。

    柳景辉很喜欢江远对推理流的“妥协”。

    柳景辉仔仔细细的看过王传星提供的名单,再啧啧两声,道:“你真别说,这90年代末的京城人,活到现在的,条件都不差,最差的就是没买房的,只要买了房,起码都有几百万的身家。但确实有些人,比其他人的条件更好。好的多。”

    “毕竟20多年了,而且,总有些人沉下去了吧。”

    “恩,这也是你这个方案里的BUG,要是有的人升上来了,后来又沉下去了,怎么算?”

    江远思忖着,用探讨的语气道:“也不一定要看到现在怎么样。事发后几年,特别是五六年的时候起家的,应该要多加留意吧。”

    柳景辉点点头:“是个思路,一般的罪犯,也等不到你十年以后完成许诺,三五年的时间就够长了。不过,我更新一下你这个思路吧。”

    “您说。”

    “任何起势过的都算。只要曾经收入暴增的,暴富过的,不管是因为什么原因,继承的也好,炒股得来的也罢,或者捡漏来的什么的,我们什么都不管,反正建门院就这么大一块地方,任何曾经富过的人,都列为嫌疑人。”

    “可以。”江远表示赞同。

    “升官的也算。”

    “恩。”这个点就比较敏感了,江远也不多说。

    柳景辉就将名单丢回给王传星,再让他继续修改。

    王传星这时候就已经是彻底的精细化操作了,建门院里的住户名单全部拉出来,分门别类的交给不同的人,再将所有人过去二三十年的经济状况,事业发展,人生轨迹全部列出来。

    总共四栋楼几百名住户,分给二十多个警察来做,一会会就筛的清清楚楚。

    这里面能筛的点是非常多,除了银行存款、证劵账户、房产和车证以外,每个人每月的话费金额,交通费用,是否乘坐过商务舱或者头等舱,是否有出国旅行乃至于留学的经历,子女的教育开支和老人的医疗费用等等,都可以作为底色。

    从警察的角度来看,普通人其实都是千篇一律的,能花的钱就那么多,基本都是花在刀尖上,再偶尔在一些特殊的地方花钱。

    但如果是隐藏的有钱人,则往往会在一些莫名其妙的地方花额外的钱,或者说,他实际上并没有太在意开销的问题,甚至有意在一些不引人瞩目的地方花更多的钱。而只要有类似的条目出现,警察自然就会多加关注。

    很快,一张30多人的名单,重新放在了江远和柳景辉的桌面上。

    柳景辉和江远分别阅看,同样是配着卷宗和电脑后台的资料。

    只一会儿,柳景辉就给第一排的10个人打了叉号,道:“做生意的,还有几个贪了钱的,但感觉不像是我们要找的人。”

    “咱们要找的人,得会飞爪。”江远眉头微皱,道:“也不知道什么样的人,到90年代的时候还能学会这个东西。对了,这还是个年轻人,不满30岁。”

    “恩,但不能直接筛年龄,钱不一定是自己花的。再者,也不一定就是住户,也可能是住户的家属或者什么人。”柳景辉开始思考之后,想的就多了。

    江远想了想,道:“我是认为,这起凶杀案,越来越不像是入室盗窃引起的死亡案件了。从这个角度看,如果不是入室盗窃引起的,那凶手显然是有更大的理由,更多的利益,才会做这件事。”

    柳景辉“恩”的一声,道:“我明白你的意思,是想比较直接的构建一个,杀死张校明而获利的名单。这个方向确实是可以的,先考虑这个方向,不行了,再说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