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樊敬被带下去之后。
朱权望着众臣,沉声开口。
“孤在此多说一句,孤与诸位现在同为一体!若是孤赢了,诸位是尚书的还是尚书,侍郎还是侍郎。
但若是孤不幸败了!出现在这个大殿中的不管是二哥还是四哥!
他们都有亲信幕僚都有一整套官府班子,到时候不知道有几人还能是尚书,有几人还稳坐侍郎!”
有时候真相如何,不是最为重要的。
而是怎么做,才对自己最为有利!
说完,也不等众臣三呼英明,又继续对武将等人吩咐。
“众将整军!等待孤的命令再行出战!”
“孤推测造反的人怎么可能只有四位藩王,孤估计不是六位,也不是七位!再等等,一起收拾了!”
说完,跨步而去。
此次朝会,就这样结束。
最后一句‘一起收拾’,令汤和哭笑不得。
如今的四王联合起义,已经声势浩大如此,朝野震惊。
试想若是七王八王作乱,那岂不是所有的藩王都参与进来。
到时可就真的是朝廷与诸王大战!
他那从小一起放牛的小伙伴,也不知道,当时册立藩王的时候,有没有想到过有这一天。
终于还是,兄弟相残。
不过下朝回到家中的曹国公,却是陷入皱眉苦思当中。
他将自己一个人关进书房内。
而在书房的炭盆内,还残留着某封信件的灰烬。
是昨日收到的,来自北方的信件。
他原先是不屑一顾的。
太子朱权已经在一个月的时间内,布置好京城内外关卡,再有两三个月时间,这种惯性稳定下来,在天下人都清楚大明太子换人之后。
就是彻底不可撼动的,新任太子!
朱权的优势不可谓不明显。
只是如今横生变故,在思量之后还是觉得问题不大。
四王,秦王的兵力十五万,晋王的兵力十二万,燕王的十万!代王的五万。加起来不足四十万。
明显打不过宁王的八万大军啊!
不是他小看北边的四位藩王。
而是现在的京营当中,没有人认为仅仅只有四倍兵力的对手,能够打赢朱权!
那一场京营的比试还历历在目,那种在战场上所向披靡,只要是宁王所带领的军队,必然一往无前的气势。
很难让人相信,四王仅仅凭借着四十万兵力能赢。
可是。
今日朝堂上的变局.....
虽然今日只有刑部侍郎樊敬一个人出声质问,但是他能够明显感觉到,太子朱权的威信还是受到很大挑战,有许多人心中不服。
就比如他身前那个一直不说话的魏国公徐辉祖,从始至终僵硬的身躯,就可以看出,徐辉祖其实也生出动摇之心。
若是...朝堂不稳,京营不稳.....
还有信中所说的,其它诸王一起,合八王之力,百万兵马.....
李景隆忽然不敢想下去了。
他仰起头,深深的闭眼,躺倒在躺椅上,晃悠起来。
群王起义,乱世将至啊!
而在朝中,和李景隆有相同想法的人不在少数。
而在不远处的府邸中。
在朝堂上从来不轻易开口的魏国公。
下朝后,正忧愁的饮着烈酒。
此时还只是晌午时分啊。
“大哥!从来没见你这么愁苦过,所为何事,讲给我听,我也能帮你分析一番不是。”
老二徐增寿,这几日仍然花天酒地。
朝堂上的争斗,新太子的确立,仿佛和他一点关系都没有。
他只是坊间一闲人。
身上到现在还没有一官半职,可不是个吃闲饭的。
“无事。”
徐辉祖高高咽下一口酒水,口中吐出来的是两个字。
怎么看都不像无事。
停顿片刻,在心中组织一番语言之后,徐增寿才缓缓的,缓缓的开口。
“大哥!我听说...我在街上听说...一些关于当今太子的....不好的事情,是真的吗?”
好事无人理,坏事传千里。
关于天底下最受瞩目的家族,老朱家发生的事情,广大人民群众那是好奇不已。
四王的奉天靖难,讨贼诏,新太子的一系列猜测,已经有无数个版本在市井中传播。
最为奇特的是,大明报这份幕后主人是太子的利器,竟然公然刊登讨贼诏。
也不知道太子殿下是真的问心无愧,还是问心无愧。
反正大明报上有一字一句解读讨贼诏,将之一一驳斥。
很多人都信了!
毕竟若不是真的问心无愧,谁会在自家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