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书吧 > 皇孙白手起家 > 第110章 尘埃落定

第110章 尘埃落定(1/2)

    陈哲并不知李昭已大胜,还在拼命阻击沈天。其麾下三千兵马,如今已不到千人。

    天色渐亮,沈天已逐渐摸清陈哲的底细。齐军大步向前推进,形势于陈哲极其不利。

    正在这时,麾下急声道:“陈将军快看后面。”

    陈哲转头看向后方,见大量齐军正向这边跑来,人数约有三、四千人。

    待其靠近,他察觉到不对劲,这批齐军士卒皆神色慌张,完全不像是要战斗的样子。陈哲很快想明白怎么回事,齐军是在逃命,杨旭肯定是败了。

    陈哲兵力不足,士卒疲惫不堪。且前面还要应对沈天,难以挡住杨旭的败军,被迫放开道路,让齐军通过。

    沈天见到杨旭后,见其面色惭愧,心中一沉。他最担心的事情,最终还是发生了。

    “还剩下多少兵力?”沈天死死看着杨旭。

    杨旭脸色惨白,跪地道:“末将无能,麾下仅剩下三千余人。末将任凭处置,绝无怨言。”

    沈天闻言,表情无比阴沉。此战齐军精锐损失惨重,已无力再反击昭武军。沈天万分悔恨,当初没有听从魏弘阳的建议。若全军早日退入了剑门关,不仅能保全主力,也有机会收复成都。

    仿佛想到了什么,杨旭急忙道:“昭武军即将杀到,此处不宜久留。末将愿引兵留下殿后,暂时挡住昭武军,沈将军可率余部,经汉水退出汉中。”

    沈天表情怪异,叹道:“我会安排其他人殿后,你与我一道撤退。我有一要事,需交给你来办。”

    杨旭不再废话,和沈天一同撤退。

    没过多久,齐景云和刘浩彦率兵杀到。沈天安排三千齐军阻拦昭武军,皆是沙场老卒,昭武军暂时无法继续追击。

    沈天回到汉水畔营地,急令部下组织撤退,又把杨旭叫到军帐内。

    沈天把一块白布摆在桌案上,在杨旭惊愕的眼神中,忍着疼痛,用力咬破手指,很快流出鲜红的血液。手指快速在白布上,写下几行字。

    杨旭愈加迷惑,不知他要干什么。

    待字迹已干,沈天收起白布交给杨旭,说道:“齐国日后或有大难,唯有柱国大将军,方可力挽狂澜。你回到金陵后,第一件事,先去见柳老将军,将这份血书交给他。并告诉老将军,他是晚辈平时最敬佩之人。当初迫于无奈,倒向陛下,望老将军能原谅晚辈。”

    杨旭愣了愣,旋即明白沈天要做什么,眼泪止不住的往下流,“沈将军何至于此,即使李昭占了蜀地和汉中,又能如何?我大齐仍有广袤的国土和千万人口,各地驻扎兵马不下五十万,国内也不乏良将。待回到金陵后,仅需数月时间,还可再练出数万精兵。”

    沈天轻轻摇了摇头,道:“我乃无能之人,丢了蜀地和汉中,有何面目再回金陵。李昭为人野心极大,蜀地无法将他填饱,他日必将挥兵东向。朝中尚有不少人轻视李昭,包括陛下,希望我死后,能使其清醒过来。”

    “末将万难从命,请沈将军与我一道回金陵。”杨旭坚决道。

    一名齐军士卒,匆匆闯入帐篷,说道:“启禀将军,刚刚斥候来报,贼军距此已不远,船只已备好,随时可以离开。”

    杨旭还想再劝,沈天态度坚定, “我意已决,你无需多言。”

    杨旭无奈,跪倒在地,重重向沈天磕了三个响头。然后走出帐篷,登船离去。

    杨旭走后没多久,齐景云率兵杀到。闯入沈天的军帐,见沈天坐着桌案旁一动不动,胸前插有一柄利刃。

    齐景云走上前去,见沈天已没了呼吸。

    对身旁亲兵道:“择一幽静处将其掩埋,不要侮辱其尸身。”

    “是!”

    麾下来报,“营中齐军已全部离开,我军来不及追赶。”

    “不用追了,此战已经结束了。”

    中午的时候,李昭得知沈天自刎,杨旭逃出汉中。心中激动之情,难以言表。

    昭武军在付出惨重的伤亡后,终于彻底击垮了齐军。这场仗打了两个多月,能赢下来,实在是不容易。

    只要再拿下剑门关,蜀地就会在手上,李昭也将成一方霸主。

    因太过于兴奋,当着众将的面,李昭豪言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众将极其配合,一片欢呼叫好。

    他们和李昭一样高兴,很多人至今记得李昭先前画的大饼,期望着大饼兑现的那一天。

    陈哲最近表现不错,逐渐取得了李昭的信任。很快下令,命其率兵一万,攻打剑门关。

    李昭人虽在汉中,心却已飞到了成都。

    .....................................................

    自从齐国君臣得知蜀地闯入了昭武军,急令聂义楠率兵五万救援成都。让他没想到的是,齐军被堵在了瞿塘关外。

    昭武军将领刘北辰,已于两日前,冒充齐军,偷袭了瞿塘关。

    聂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