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书吧 > 皇孙白手起家 > 第112章 北方战事

第112章 北方战事(1/2)

    李昭得知拿下剑门关时,正在和众人议事。他即将离开汉中,长期待在成都。兵器司等相关人员,也要全部迁往成都。

    来人通报陈哲没有入剑门,还在关门外等待李昭。

    众人顿时面色微变,心中暗道,陈哲一介降将,能取得大帅的信任,不是没有理由的;有这等政治觉悟,注定前途不可限量。

    厅堂内不乏聪明人,有人立刻反应过来,范硕抢先道:“恭喜大帅拿下剑门,大帅果真英雄也,有凌云之壮志。携气吞山河之势,腹纳巴蜀大地。他日必将兵临金陵城下,救齐国黎民于水火,解百姓于倒悬!”

    李昭笑了笑,范硕在赞扬他的同时,也隐隐暗示,昭武军伐齐需要一个正当的理由。总不能真对天下人宣称,他就是为了当皇帝,就是想让所有人都臣服他。

    李昭咳嗽了两声,淡淡道:“齐国君臣无道,百姓生活日渐艰难,本帅心中不忍,故才起兵伐齐。望诸位能与本帅一道,继续奋勇向前,早日铲除齐国暴君。”

    “我等誓死忠于大帅!”众人连忙道。

    “诸位近来也辛苦了,都回去准备下。两日后,启程去成都。”

    “是”

    李昭突然道:“范硕和邓信留下。”

    等其他人离开后,李昭道:“本帅和齐国打了这么久,没太留意魏国的事情。我记得数月前,魏国出兵潼关和河东,目前战况如何?”

    邓信道:“正要禀告大帅,邺城节度使孟凯有意称王,魏帝李昆出兵讨伐邺城。本来魏军势如破竹,没曾想,幽州节度使刘泰突然出兵。令其三子刘文俊,率数万幽州铁骑支援孟凯,魏军一时无法攻克邺城。最后三方妥协,孟凯放弃称王,魏军和幽州军主动退兵。”

    李昭疑惑道:“独孤凌是关中名将,黄锦云和我交过手,也非庸将。两人联合起来,竟无法击败刘文俊?”

    范硕道:“在下在幽州待过数年,据我所知,幽州除了数万步卒,还有七、八万骑兵,实力本身不弱。”

    李昭一时沉默,然后冷冷道:“若本帅猜的没错,刘泰是想吞并邺城,继而夺取整个河北。以魏帝李昆的睿智,不可能看不出刘泰的野心。”

    “大帅猜的没错,魏军此次虽没胜,但也谈不上败,魏军重创了幽州骑兵。刘泰短时间内,已无力攻打邺城。”邓信道,“我军和齐军一样,军中皆是多步卒,少骑兵,在南方作战影响不大。但到了北方,还需训练铁骑。”

    李昭微微点了点头。

    不仅是河北,据黑冰台传来的消息,徐州、汴州、淮南,也都不是省油的灯。北方如此混乱,李昭希望李昆能再多活几年。

    有的事,以前看不清,他现在明白了,李昆表面上是阻止藩镇节度使称王,实际上是在平衡各方的力量。李昆真正担心的,是某一个藩镇实力过强,吞并其他藩镇,统一了河北或中原。

    但李昆毕竟老了,万一哪天驾崩了,太子李佑继位,不一定能稳定住当前的局面。

    “不聊这些了,反正暂时也顾不上。”李昭主动终止了这个话题。“本帅马上要去成都了,汉中有的人,本帅不太放心。临走前,总要搞个明白。”

    邓信道:“大帅说的,可是杨明升?”

    “正是此人。”

    范硕暗道,杨明升之前一直态度不明,没有明确效忠大帅;而大帅手上缺人,需要杨明升的经验和能力,来为百姓重新分配土地,是故没有对他下手。但现在局势发生了变化,昭武军击败了沈天,即将全据蜀地。大帅性格也变得更为强势,已无法继续容忍下去。

    “在下听说,杨明升一直想见大帅,有话要对大帅讲。”邓信道。

    李昭表情略有些不耐烦,道:“本帅事务繁忙,没空见他。你去替我问问他,是否愿效忠本帅。若是的话,将他放出来,给他安排个职务。若不愿意,你来处理吧。”

    “是。”

    “辛苦了,都先下去吧。”

    “是。”

    .................................................

    邓信离开厅堂后,立刻去见杨明升。

    早前为锻炼邓信和范硕二人,李昭让他们跟在杨明升身前,学习杨明升如何丈量和分配土地。

    三人那段时间相处不错,杨明升曾对邓信说过,作为文人,要有风骨,绝不可卑躬屈膝。在内心深处,邓信不太想杀杨明升。遗憾的是,李昭明显失去了耐心。

    自从沈天来袭后,李昭对杨明升不太放心,他一直处于被软禁的状态。

    “明生兄,近来过得可好。”邓信微笑着走入屋内。

    杨明升淡淡道:“不愁吃不愁穿,有书可读,还算不错。”

    “大帅过几天要去成都,没法来见你了。”邓信道。

    “你我之间有什么话,直言即可,莫要绕弯。大帅不打算见我,对吗?”

    “明升兄,你该明白的。没时间了,是时候做出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