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书吧 > 皇孙白手起家 > 第136章 刘文俊

第136章 刘文俊(1/2)

    种种迹象表明,齐国在向西边加速增兵。夷陵(宜昌),武陵(常德)等地,齐军兵马已超十万,大批粮草沿江而上。

    从金陵传来消息,齐帝已任命闵地都督张延夏为领兵主将。此人称得上沙场宿将,用兵向来求稳,早年曾做过柳知捷的部下。

    李昭自然不会闲着,秦国的战争机器已开始启动。

    兵器司加班加点打造各类军械,大量各式弓弩、箭矢已先行运往瞿塘关。

    除了备齐兵器、粮草,考虑到长江中上游地势复杂,黑冰台也在制作战场沙盘。目前沙盘制作团队超过了三百人,内部分工明确,制作速度更快,沙盘内容更加细致。据李昭所知,齐军中没有类似沙盘这样的工具,仍在使用战场舆图。

    昭武军总兵力目前超过十七万人,且还在继续扩兵中。

    为减少昭武军士卒伤亡,控制南中后,李昭用钱粮收买当地蛮人。威逼利诱下,编了一支由蛮兵组成的军队,其内部上层军官由昭武军将领担任。

    之所以尚未开始东征,一来是想等秋收以后再动兵,其次战船还没造好。即使造好了战船,也需更多的时间训练水军。

    攻打齐国,最理想的情况,是从瞿塘关出兵,坐战船沿江而下,直达金陵。但实际情况显然不可能,齐国水军远比秦国强大,何况齐国还有几十万大军。

    欲灭齐国,必须歼其主力。

    和沈宁等人商议良久,最稳妥的方法还是水陆并进,徐徐东行。

    出瞿塘关以后,往东数百里,几乎全都是山脉丘陵。这种地形下,一旦战线延长,补给会非常困难,走陆路远不如走水路快。况且,如放弃对水路的控制,齐国水军随时可以登岸,掐断昭武军后路。

    因上次石艾偷袭蜀地,李昭尝到了甜头,还想再来一出。计划另外派遣一支至少四万人军队,从南中进入大理(云南),然后一路东行,夺取岭南。在岭南站稳脚跟后,攻打长沙。

    长沙是齐国重镇,只要能成功占领,夷陵、武陵等地齐军将腹背受敌。

    李昭刚说出计划,遭到沈宁等人强烈反对。理由出奇的一致,风险过大,几乎不可能成功。

    范硕委婉的表示,大王欲孤军千里奇袭,粮草恐难以为继。

    李昭不再坚持,抓紧时间调兵遣将、训练士卒。

    有一件事情他没想好,伐齐之战,是自己率兵出征,还是坐镇成都?

    .....................................................

    此时,千里之外的幽州,节度使府邸。

    刘泰轻轻抚摸手里的冠冕,眼中有着些许遗憾,长叹道:“真好啊!可惜没有天命加身,我这辈子都无法戴上它。”

    周围诸子诸将,神色各异。

    刘泰做梦都想要称王,甚至是称帝;为此努力了大半生,却迟迟无法迈出最后一步。

    长子刘钰泽道:“父亲何必说这样的话,我幽州十几万大军,上上下下皆支持父亲。哪怕明天称王,又有何不可?”

    数名军中将领纷纷站出来,支持刘泰称王。

    刘泰默然不语,表情苦涩。

    三子刘文俊微微摇了摇头,沉声道:“父亲,皇帝还活着;时机未到,不可称王,望父亲再忍耐几年。”

    “又是忍耐,到底还要忍耐多久?”次子刘程元一脸的不满,“谁知李昆什么时候死。”

    “只要皇帝还活着,就必须忍下去。一旦父亲称王,相当于和朝廷彻底撕破脸。魏军实力依旧强大,我幽州难以应对。”刘文俊态度坚决。

    众人闻言,一时陷入沉默。

    李昆当了二十多年的皇帝,他是什么样的君王,天下人看的很清楚。关东这么多藩镇节度使,哪个不是野心勃勃,却没一个敢擅自称王。与其说忌惮魏军,他们真正害怕的是魏帝李昆。

    “我有一条妙计,必能帮到父亲。”刘程元突然兴奋道。

    “说说看。”

    “可派死士秘密潜入长安,刺杀皇帝!”

    刘泰脸色一黑,心中恼火。

    “此乃旁门左道,宵小之辈方会用之。我幽州万不可做此事,否则必遭天下人唾弃。”刘文俊明确反对道。

    “那该怎么办?就这么一直等下去。”刘程元不服气道:“李昭年纪轻轻都称王了,凭什么他可以,父亲却不能。”

    刘程元的话,也代表不少人的想法。幽州可不是只有一座幽州城,周边几十座大小城池,皆属于幽州管辖。且军中有数万骑兵,综合实力并不比李昭差太多。

    “李昭是皇族,且他的地盘是从齐国那里抢来的,皇帝没理由阻止他称王。”刘文俊道。

    “罢了!就这样吧。”刘泰有点心累,不想再谈了。

    刘文俊神色一正,郑重道:“父亲,儿子以为,您暂时虽不能称王,却有更重要的事要去做。”

    刘泰定定看着刘文俊,眼中有一丝期许,“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