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书吧 > 皇孙白手起家 > 第143章 魏显

第143章 魏显(1/2)

    此情此景,李昭诗兴大发,吟诗一首:“长江水似劈山斧,浪涌瞿塘两壁开。壁立千寻悬栈道,雷鸣万点鼓声来。霞飞赤甲红妆艳,月映盐山雪色白。巴蜀钟灵多俊秀,荆湘自古育英才。”

    石艾等人面色惊讶,想不到李昭还有此等文采。

    沈宁赞道:“此诗绝佳,大王能武能文,末将钦佩不已。”

    但这句“月映盐山雪色白”,众人没想明白,现在是白天,哪来的月亮?难不成秦王曾在月夜造访过瞿塘关。

    李昭面朝瞿塘峡,负手而立,面带着谦虚的微笑;他哪有这水平,当然是“剽窃”来的。本想再吟一首,担心露馅,于是作罢。

    “恒卓这几天,可有继续攻打瞿塘关?”李昭问道。

    石艾道:“这两天齐军消停了些,但末将估计,过不了几天,齐军还会攻来。”

    李昭见石艾神色淡定,看来压力并不大。

    “末将催促工匠,各类战船已超过一百二十艘,随时可以出瞿塘关,与齐军开战。”

    “不错。水军训练如何?”

    石艾道:“已超过两万人,皆熟悉水性,且可熟练操纵船只。”

    “嗯。”李昭满意的点了点头。

    “在末将看来,长江中上游水道狭窄,其实并不适合水战。战船主要作用,还是用来运兵或运粮。”

    “你说的虽没错,但水军总要有人去统领,你可有人选向本王推荐。”李昭问道。

    石艾略有些犹豫,原来的瞿塘关守军里,倒是有几人本领不错。但他又担心,如自己向李昭推荐,会引起李昭猜疑。

    当初石艾被调离成都,背后的真正原因,他其实心知肚明。走后没多久,其麾下五万大军,被迅速调离或并入其它部队。

    见李昭在定定看着他,石艾出于职责所在,说道:“原瞿塘关将领魏显、孙才笙二人,之前有指挥过齐国水军,大王可见见他们。”

    “这二人是否愿意为本王效力?”李昭问道。

    “魏显倒是没问题,瞿塘关被刘北辰攻破后,魏显很快就降了。孙才笙却有些犹豫,虽最后也降了,但此人平日里态度并不积极。”

    “这两人,谁的本领更强?”

    “魏显强于孙才笙。”石艾果断道。

    李昭笑了笑,他还以为孙才笙更厉害些。

    “孙才笙本王就不见了,把他调往严道县(雅安),去当个主薄,以后不要让他再领兵了。”

    本事不如别人,还摆着臭架子,李昭自然懒得搭理。

    “末将遵命。”

    李昭之后叫来了魏显,见到此人后,微微一怔。魏显年龄比李昭稍微大些,但皮肤白嫩,颜值极高,是个典型的帅哥。放在前世,若是演电影,妥妥的男主角。

    无论古今,有一副好皮囊,更容易引起别人好感。

    “末将魏显,拜见大王。”魏显拱手行礼道。

    “不必多礼。”李昭打趣道:“魏将军这等相貌,家中妻妾,恐怕不会放心你出门吧。”

    魏显略有些尴尬,李昭没有说错,每次他出门,总有一群女子一直盯着他,甚至有女子主动上前搭讪;魏显无奈,被迫头戴帷帽出门。

    “让大王见笑了。”

    李昭道:“听石艾说,你不仅协助训练水军,也愿意领水军出征。”

    魏显神色一正,“大王军令所指,哪怕是刀山火海,末将也会一往无前。”

    魏显向李昭效忠,不仅仅因为他有十几个妻妾,二十六个儿女,需要养活全家老小,也和石艾有不小关系。

    和石艾相处这段时间,魏显对其印象颇好。

    李昭见魏显神态不似作伪,也放下心来。

    和李昭一样,沈宁一直在旁边观察魏显,又私下和石艾交谈一番,知此人可用,心情放松许多。

    离大军出征还有一个多月的时间,他还有很多事要去做。

    李昭和沈宁详聊过,最好在一年内,将战线推进到荆襄、湖南一带。如此一来,可动摇齐国的根基。

    ....................................................

    长江上,各类船只数百艘,装满十几万齐军,以及大量粮草、军械,加速向汉中驶去。

    张延夏站在船头,吹着江风,心情复杂。

    柳知捷说昭武军必会出瞿塘关,张延夏相信柳知捷的判断;但目前情况是,瞿塘关大门紧闭,毫无出兵的迹象。

    既然昭武军不攻来,齐军也不可能傻傻的等着。

    在内心深处,张延夏始终坚信,一定有其它道路可以进入蜀地。蜀地这么大,又没有围墙阻隔,不可能找不到新的道路。张延夏已经派出大量密探,前往探寻。

    在他看来,与其进入汉中,不如大举攻入蜀地,直捣成都。

    但因李昭称王一事,刺激了朝野上下,包括皇帝姜宁贤在内,迫不及待想要尽快消灭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