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艘人类当时最大的火箭高度一百一十米,起飞推力超过三千四百吨,起飞总质量三千吨,可以将超过四十吨的载荷送往地月转移轨道。
土星五号本来是专门为阿波罗计划设计制造的三级火箭,由三大飞机制造公司以及国际商用机器公司联合制造,单枚造价超过一亿美元,发射费用超过两亿美元,这还没有包括火箭前期设计花费的十几亿资金。
本来这枚首发火箭要发射阿波罗四号无人飞船,用于后者绕月飞行并且返回地球,进行载人登月前的技术验证,由于水星四号在火星的重大发现,阿波罗计划被推迟,冯倩主导的马尔斯计划得到了优先支持。
在此之前,也有宇航局专家对此很不服气,等着看她的笑话,没想到冯倩说到做到,真的只用了两年就把探测器造了出来,成本比当初预计的还低了许多。
当然了,造出来只是一个开头,发射成功主要还土星五号火箭的功劳,后续能不能经历多次变轨抵达火星轨道,实现绕火星飞行,着陆器能不能顺利降落火星,巡视器能不能在火星表面正常工作,能不能回传信息,这些才是探测器成功的关键。
好在探测器不是批量制造的商品,耗费上亿资金也只造出这一台,每一个零件都有冯倩亲自把关,在她的微观感应能力检测下,确保符合最严格的设计要求,就是为了保证万无一失,不出岔子。
制造过程要求严格,设计之初也考虑到会发生各种意外状况,重要部分比如通讯、能源、推进系统都有冗余设计,重要设备都有双备份或者三备份,以防单一设备失效不能工作。
所有这一切设计的目的,就是为了确保马尔斯一号探测器顺利抵达火星,降落到行星表面,拍上几张照片顺利传回来。
探测器后续的监测和控制也有专门团队负责,发射完成后,冯倩回到加州,要为后续计划做准备,还要考虑以后需要哪些变动等等。
如果这个探测器成功抵达,并且发现火星环境确实适合人类生存,下个探测器要携带哪些设备?做哪些工作?怎么样吸引更多国家加入进来?
土星五号突破了重重技术难关,已经是史无前例的巨大火箭,可是如果要载人去火星,推送能力仍然远远不够,成本也实在太高昂。
冯倩想起曾凡展示的小飞碟,现在的技术可能还做不到,可是其中用到的原理她知道,只要理论上的可行,应该考虑这种全新理念的航天器,有了目标慢慢去努力,总有一天能造出来。
在她原来的时空,化学燃料火箭发展了几十年,成本依然居高不下,用来近地探测还勉强可以,进行星际航行终究太过落后。
可惜,那块陨石太小,已经列为重要战略物资被管控,造超级盾牌用去了很大一部分,即便以她的身份想要动用一点点都很麻烦,不然的话,或许可以尝试造一艘陨石物质驱动的飞船。
冯倩是典型的事业型女人,幸亏找了个能理解她、包容她的老公,她虽然先后生了四个孩子,可是怀孕期间也没耽误她的工作,生出来以后,最多半年时间就断奶了,此后就是她妈妈和他老公朱友章帮忙带。
现在四个孩子都上学了,上的都是他们当年读的中华学校,就像她在国内说的那样,汉语是孩子的母语,英语只能排在第二位,这也是夫妻两个的共识。
他们也约定,在家里的时候,大人孩子彼此交流必须以汉语为主,那些四书五经、唐诗宋词、古文观止是孩子没上学前就要背诵的内容,这些是朱友章的家传,都不需要冯倩去操心。
朱友章博士毕业不到十年升到正教授,在同学之中已经算是出类拔萃了,可因为是冯倩的老公,成了她背后的男人,在她的光芒映射下,变得平平无奇。
不过,在孩子们眼中,朱友章是天下最好的爸爸,聪明睿智,博学多才,至于冯倩,不得不扮演黑脸角色,好人都被老公当了,她就成了严母。
别人家都是严父慈母,他们家是慈父严母,孩子们都比较害怕她,只要她一板起脸来,孩子们立刻乖乖听话。
当然她的权威不是靠棍棒教育或者言辞恐吓,而是严格要求和以身作则,孩子们当然说不过她,她要求孩子们的事情自己都能做到,还能做的更好,四个孩子对她又敬又怕。
带孩子们出门,因为冯倩的身份总能得到最好的待遇,遇到的无论是国家统领,商界领袖,文体明星,还是同学家长,学校老师,对冯倩都是尊敬有加,让孩子们感觉格外骄傲光荣。
事业有成,家庭美满,让冯倩成了灯塔国无数人欣赏羡慕的对象,从当年的学术明星到现在的统领特别顾问,领导国际合作的马尔斯计划,在媒体的吹捧下,把她塑造成了影视明星一样的全民偶像,有相当高的知名度和非常良好的声誉。
随着马尔斯一号探测器的发射升空,媒体的宣传让冯倩的声望又上了一个台阶,这还是她谢绝了许多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