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书吧 > 步入中医之门 > 第2节

第2节(1/4)

    

    啊,你来了”,就没下文了。然后我说“老师,我走了”,他就说:“哦,你走了”。不能不热的,让你感到冷冰冰的。到二年级了我要上临床了,我找到他,我说老师我要跟你坐坐诊了。他未置可否,却给我出了这么个病案:

    他说这个案子是某年考中医副主任医师的病案分析题,据说是全国当时有名临床名家的刘炳凡老教授出的。题如下,极简,但占一张试卷的70分。当时参考的人员有近一大半被此案考倒我们院里15参考,一大半的人没通过你做做看

    某男,患消渴证3年,进中药诊治,不效,出现呕吐,甲医诊之,予伤寒论吴茱萸汤症不缓解,乙医诊治,仍予吴茱萸汤,加三棱、莪术、制大黄,数剂证平。

    问:

    1此案病机是什么怎么形成的

    2为何甲医用吴茱萸汤无效,乙医用吴茱萸汤有效

    3三棱、莪术、制大黄在此案中的功效是什么

    这个案子的略加思索,便给出了老师答案。他无明确表态,只是眼中闪过一丝让人不易感到的满意,接下便是从伤寒论、金匮要略、金元四大家的学术思想,一直到明清著名的医家一路考下来。完了,给了我一句话,“没事的时候你来”。

    这老师从内心收了我,整整一年时间,每天晚上让我到他的办公室,对我倾囊尽受其学

    说了很多题外话,回过头来还是看看这病案该怎么分析别急着看答案,你得先想想

    如何具体分析,我想借用一位名叫“巍子”网友的论述:viey1&tpg1&age0本人喜欢在丁香园转转,看看中西病历讨论,看的多,说的少,偶然兴趣来了,便把这案子拿了出来请大家看,就有了这位网友的答案。丁香园有很多东值得一看,我希望爱友们常去看看,很长水平的括号内的字为我所加。

    “虽然前有消渴,新发呕吐,总以呕吐证为主,兼顾消渴之病理特点。

    消渴,常作热论,作虚论。虚论之中,又以阴虚为主消渴的病机特点是阴虚燥热,多表现为热证。医甲乙医也如此以伤寒论之吴茱萸汤吴茱萸、人参、生姜、大枣投之。反推之,患者必有阴寒中焦虚寒,浊阴上逆之见证。阴寒中焦虚寒之证从何来或与前医受消渴阴虚燥热病理特点所束缚,于是过投白虎、玉女、地黄之辈,耗消中焦阳气有关。

    吴茱萸汤,温中补虚、降逆止呕,治阳明寒呕本是十分贴切,甲医用之何以无效非寒之过重,乃寒与它邪互结,滞留中焦所致。此所谓它邪,或为食,或为瘀,或三者兼而有之。中焦虚寒,脾胃失于温煦运化,寒食互结乃是意料中事。或有人云:三棱、莪术、大黄皆可行血,此它邪或为血瘀。不错,消渴日久,阴虚难免,阴伤则血少,气失载而血不行。此论亦有道理。

    不过就我个人来讲,偏向于寒食互结。三棱重于破血,莪术兼可行气,制大黄缓泻,而三者皆有消食化积之功。如果说是活血化瘀,用酒大黄岂不更贴切如果泻下为主,生大黄才是首选。可见在此用制大黄是取其缓泻消食之功。三者合用,消食化积之义可见”。

    我当时给出的答案是:消渴病病机为阴虚燥热,前医予寒凉药过服,遂致中阳虚则不能腐熟水谷,以致食积不化,阻于中焦,胃气上逆。甲医用吴茱萸汤已经合乎中焦虚寒病机,然未能消除积滞,积阻于中,则胃气不能下降,故呕吐不止。乙医加三棱、莪术、制大黄均为消积,且大黄能导滞,如此标本同治,治疗面面周到病能向愈

    这第二个病案其实也是在考中医的基本功,考的什么,考你的方剂、中药的基本功

    为什么参考的人有一半以上不能过关,说明什么,基本功不扎实,为什么看不好病就是这

    考副高的人都有一半不能过关,这下你还敢轻易的说自己中医的基础好学吗

    二、那如何学好中医的基本功呢

    上面两个病案做的好的人,请你再试着读一下临证指南医案,如果你读起来不感到困难,那你是中医基本功能就算是扎实了,接下来只要你能坚持实践,你一定会有所造化

    如何学好中医的基本功能呢

    下面谈谈我的看法:

    1掌握中医基本功的第一要诀苦背

    熟读五大基本课程,要达到乱熟于胸,哪五大基本课程就是上面说的中基、中诊、方剂学、中药学、内科学,达到什么程度呢这么说吧,中基随便点出一点,你都能很正确地、完整地表达,比如说到卫气,卫气的概念、生成、特点、功能,一样也不能忘了。中诊也一样,说出个症状,你就要能不假思索的说出常见的病因和病理。中药你的把性味归经、功效牢牢的记住。内科学随便谈到什么病,你就要如数家珍般说出常见的证型、方药等等。

    五大基本课掌握了,不能说你的基本功就行了,还有伤寒论、金匮要略、外感温热篇、湿热病篇、内经知要、汤头歌诀、频湖南脉诀、珍珠囊药性赋等。你必须得背会,只掌握了五大基本课程,只能说你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