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书吧 > 步入中医之门 > 第18节

第18节(3/4)


    临床上我们都会碰到这种情况,很多时候,患者病情危重,可能会出现西医尽其能,常常也无良策的状况,这个时候啊,作为患者家属受到“宁可被西医明明白白治死,也不愿被中医糊里糊涂治活”、这句出自于那些对中医毫无了解或一知半解却又钓名钴誉所谓名家们胡言的影响,放弃中医的治疗,实属留下遗憾。但作为一个合格的中医,碰到危重疾病治疗困难的时候,也不要只想到推诿责任,轻易地将病人就扔给西医西药,中医目前市场为什么丢失的这么快这中现象的普遍存在,是其中重要的原因之一。一个合格的中医,应该敢于承担责任,充分地发挥自己所学,竭力的抢救患者的生命。

    如何在危重疾病中,正确地使用中医药,我的感受是要牢牢地把握正气,正气的存留,关系到人的存留,其中尤以上焦宗气、中焦脾胃之气、下焦肾气最为关键。

    上焦宗气指积于胸中之气,由水谷精微化生的营卫之气与吸入自然界清气总合而成,具有走息道以行呼吸,贯心脉以行气血的功能。灵枢邪客:“故宗气积于胸中,出于喉咙,以贯心脉,而行呼吸焉。”难经十四难云:“呼出心与肺,吸入肾与肝,呼吸之间,脾受谷气也,其在脉中。”若宗气大泄,则心、肺功能必衰,病人必去。这在我们心内疾病抢救中感受最深,所以在我的文中屡屡提到使用固摄宗气抢救危重患者的病案。

    “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说的是中焦脾胃之气,为人之后天之本,主饮食水谷之纳运,为人体生命所需能量的“供能机器”,是维持生命活动最重要的条件。灵枢五味论说“胃者,五脏六腑之海也,水谷皆入于胃,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素问五味论“谷入于胃,脉道以通,血气乃行”。说的是什么说的是“人以水谷为本,”如若脾胃之气衰败,病人不能进食,必“半日气减,一日而气衰也。”所以在危重病抢救中顾护患者胃气最为关键。

    下焦肾气,为先天之本,系人体生命的原始动力,难经云肾气为“五脏六腑之本,十二经之根,呼吸之门,三焦之原。”“久病不已,穷则归肾”,因此在病情危重阶段,元气亡脱之症是非常常见的,回阳救阴乃挽救危症必须掌握的重要手段。

    第二十二讲长期发热病案选讲上一篇下一篇2007050618:28:19个人分类:献给喜爱中医的人

    查看341评论1评分00

    1长期发热治从湿温辨证正复战汗而解

    这病人是我一个朋友爱人的弟弟,大家相聚的时候,他向我说起他的小舅子的疾病,说患者发热两个月,在皖南医学院的附属医院诊治了20余天,既未弄清诊断,病也未好,花了五千多元,家里穷,没办法只好出院,问我有什么好办法没有

    9vt9}a`kvs0我就让他把病人带来,患者,男,26岁,初诊:2月前劳作大汗,冷水淋浴后发热、头痛,按感冒服用西药后热退,4天后又发热至今就诊时已60余日。每日下午3时许开始发热至次日黎明热退,热势波动在385396c之间。刻诊:查t391c。面容消瘦,肢体困重,乏力倦怠,少气懒言,脘痞纳差,口干思饮但饮之不多,舌红干,苔白厚如积粉。

    此处的辨证,这个症状最易误导人,面容消瘦,乏力倦怠,少气懒言,脘痞纳差,看起颇似中气亏虚的证候,这是才上临床的时候易犯的错误,这几个症状在湿热困脾也最常见出现,如何鉴别舌脉最为重要,舌红干,苔白厚如积粉,乃湿温之邪客于膜原的典型舌脉。故综合四诊当诊为湿瘟,辨证为湿热内伏膜原,阻于气分。这湿热之邪侵犯人体,常常缠绵难愈,病程较长。治宜宣畅气机,芳香透达,方用三仁汤合达原饮化裁:

    杏仁6g白豆蔻6g厚朴6g法夏6g草果6g

    柴胡6g薏苡仁15g槟榔9g黄芩12g知母12g

    日1剂,水煎服。

    方取三仁汤之三仁,分消三焦,宣畅气机。湿邪客于膜原,此时邪不在表,忌用发汗;热中有湿,不能单纯清热;湿中有热,又忌片面燥湿。当以开达膜原,辟秽化浊为法,故合用达原饮。方用槟榔辛散湿邪,化痰破结,使邪速溃,厚朴芳香化浊,理气祛湿;草果辛香化浊,宣透伏邪。以上三药气味辛烈,可直达膜原,逐邪外出。凡温热疫毒之邪,最易化火伤阴,故用知母清热滋阴,并可防诸辛燥药之耗散阴津;黄芩苦寒,清热燥湿,加柴胡辛凉透邪外出,半夏化痰燥湿。

    二诊不想在服方4剂后,不仅发热不退,而且乏力益甚,口干唇焦,舌红干、苔白厚而燥,查t395c。

    很显然,湿热久羁化火,耗气伤阴了。为什么会在服用药物后,病情不见好转反而加重呢这就值得反思了。证属湿温,湿与热合,缠绵难愈,湿热久羁,稽留气分耗气伤阴,遂出现湿热不解与气阴耗损的复杂局面,治以三仁汤宣畅气机,分消湿热最为适合,俾气机宣畅,湿与热分,则病能向愈,然气阴耗伤又不可不顾及之,一诊忽视气阴耗损,尽管合用达原饮为对证之方,但其中多苦温之品,使气阴受戕,湿热之邪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