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书吧 > 藏国 > 第一千二百六十四章 退位建议

第一千二百六十四章 退位建议(1/2)

    长安,消灭藩镇的欢庆气氛还没有过去,不时可以听见敲锣打鼓声,在几天前,长安举行了盛大的游行,欢庆河北回归朝廷。

    一连几天,长安就像过年一样,全城张灯结彩,喜气洋洋,百姓们载歌载舞,发自内心的喜悦。

    所有人都知道,一旦战争结束,军费开支必然会大大减少,压在大家头上的战争税赋也会极大减轻,改善生活指日可见。

    朝廷更是宣布放假两天,以示庆贺,同时昭告天下,所有的胜利都是在摄政王殿下的带领下取得,甚至摄政王殿下亲自率领大军在河北作战。

    朝廷的助推取得了回应,在游行队伍中,数十万人一起大喊,‘摄政王万岁!摄政王万岁!’

    这就是强大的民意,摄政王殿下登基已经是众望所归。

    这天下午,独孤烈来到了兄弟独孤明的府上,独孤明的心情非常不错,他的女儿独孤太微前几天足月生下了一个儿子,十分健壮可爱。

    妻子也丢掉了一切成见,跑到摄政王宫去照顾女儿,看望外孙。

    “兄长来得正好,你觉得李榉这个名字如何?有攀木而上之意!”

    独孤烈哑然失笑,兄弟正在给外孙起名呢!

    “还行吧!关键是孩子的祖父同不同意。”

    独孤明呵呵一笑,“我已经给他说好了,他说这个面子一定要给我。”

    “那就好,李榉这个名字不错。”

    “回头我给孩子他爹说一声,这個起名权就让给我了。”

    “我有事情找你呢!”独孤烈提醒道。

    独孤明点点头,“去书房说吧!”

    两人来到书房坐下,独孤烈道:“最近让摄政王登基的呼声很高,但朝廷还没有动静,只是大家都在议论,我想助推一把,让关陇贵族系集体签名呼上书,你觉得如何?”

    关陇贵族系加上连枝瓜蔓,在朝廷官员占比接近三成了,威力确实不小。

    独孤明沉思片刻道:“这个问题我去年就考虑过,毕竟现在皇帝还在,没有犯什么错误,如果强迫他退位,于理于法都不合适,我觉得与其摄政王先进,不如天子先退,找到让年少天子退位的借口。”

    独孤烈点点头,“你说得对,大家都知道天子是傻子,就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这样的人怎么能当皇帝?”

    “所以要宣传这一点,不过这又和张家有关系,建议大哥先和张立谈一谈。”

    独孤烈眉头一皱,“为什么要和张立谈,难道不应该是他主动提出来吗?”

    独孤明叹口气,“就怕张立想利用最后这个机会讨价还价一番。”

    独孤烈冷笑道:“如果他聪明就不会这样做,他但凡敢这样做,最多半年后他就得垮了,如果他主动一点,卖力一点,说不定摄政王真会给他一个面子,我不会多事!”

    独孤明点点头,“既然如此,那就让韦见素去和他谈吧!兄长想搞联名上书,我全力支持。”

    “不光是联名上书,还有瑞兆!”

    独孤烈低声道:“我想把家族收藏的雍鼎拿出来,你觉得呢?”

    独孤明犹豫道:“它虽然是秦鼎,但并非真的九鼎,只是秦朝仿制而已,我怕被识破。”

    独孤烈淡淡一笑,“谁也不知道真的九鼎是什么样,我说它是九鼎之一的雍鼎又能如何?再说它本身就是秦朝之鼎,是皇朝的象征,我们先祖在隋朝时收到此鼎,一直藏于秘库,百年来世人不知,我们让它重新面世,那不就是瑞兆吗?”

    独孤家族有一座秘库,是收藏天下至宝的绝密库房,只有家族极少数人知道,目前只有独孤烈和独孤明知道,由独孤明掌控。

    隋朝开皇年间,一个渔民从渭河里捞出一只大鼎,正好被家主独孤罗得到消息,他立刻用一千贯钱买下,藏于秘库,连当时的隋文帝都不知道这件事。

    独孤罗刚开始以为它是天下九鼎中的雍鼎,又经过数年的研究,确定它并不是真鼎,真九鼎在秦始皇的陵寝中,它不过是秦始皇下令仿制的九鼎中的雍鼎。

    但就算这样,它也有极高的价值,尤其上面有一句铭文,雍鼎出,天下兴,所以雍鼎作为瑞兆出现,再合适不过了。

    独孤明也答应了,兄弟二人决定还是从渭河里出来比较好。

    ………..

    张立之所以能以小吏的身份做到大唐左相,一方面固然是和他女儿张太后有关,但更重要是他的审时度势,善于变通,阉党势力强大时,他支持女儿和阉党合作,从而让定王上位。

    同时,他又和势力强大的齐王李邺暗中联系,甚至把长子送到长安任职。

    所以当阉党败亡,又是他第一个站出来,支持齐王李邺执政,让女儿张太后以太后的身份宣布李邺为监国。

    作为回报,李邺也任命了张立为左相,并封为国公。

    按照当时的约定,过渡期为两到三年,最早应该是明年天子退位,但形势变化太快,这才一年半左右,李邺上位的时机就已经成熟,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